- · 《大家》期刊栏目设置[04/09]
- · 《大家》数据库收录影响[04/09]
- · 《大家》投稿方式[04/09]
- · 大家版面费是多少[04/09]
《我的姐姐》怎样结局,大家才会满意?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时光编辑部 | 隐饮 用电影治愈生活。 一骑绝尘的《我的姐姐》,成了4月内地影市的票房黑马。截止到今天,它拿了单日票房10天连冠,累计票房破了5亿,正朝着10亿大关一路狂奔。 最
时光编辑部 | 隐饮
用电影治愈生活。
一骑绝尘的《我的姐姐》,成了4月内地影市的票房黑马。截止到今天,它拿了单日票房10天连冠,累计票房破了5亿,正朝着10亿大关一路狂奔。
最近几年,凡是能够以小博大的国产片,都是所谓的“强情绪电影”。《我的姐姐》亦是如此。影片在前100分钟,煽起了观众强烈的情绪,但在结尾处,又没办法让这份情绪好好落地。
影片的结局,成了不少观众网友耿耿于怀,甚至直接开骂的地方。
今天时光君就来好好聊聊,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?
--剧透预警,后文包含剧透--
结局争议
《我的姐姐》原名是《踢皮球》,这非常形象。当父母意外去世,已成年的姐姐,要不要抚养年幼的二胎弟弟?
到底是送去领养家庭,还是留下独自抚养,弟弟像一只皮球,被踢来踢去。最后观众看到,弟弟主动联系了领养的家庭,即将开始新的人生旅程。在被要求签下“再也不与弟弟见面的协议”时,姐姐犹豫了。她放下笔,深深地拥抱了弟弟。
最后,两人真的踢起了皮球,全剧终。
导演殷若昕觉得,这是“开放性结局”。
“观众的经历和价值观,以及对剧情的感知,会决定他对结局的倾向,这也是开放式结局的魅力。”但在一些观众眼里,姐姐没能坚决地签下同意书,这就是在“和稀泥”,这种“强行大团圆”的和解,还不如改名叫《姐道》。
时光君有点好奇,《我的姐姐》该怎样结局,大家才会满意?
事实上,姐姐不论选择哪一方,都不是完美的选择。送走弟弟,她会被骂太过冷血,不顾手足亲情。抚养弟弟,她会被骂窝囊无用,抗争了半天,最后还是怂了。正如编剧游晓颖在接受采访时说:“所有的女性,无论选左还是选右,都会有人来告诉你,应该怎么生活。”“但我们不是希望教女性应该怎么生活,所有的人都应该有自己的选择,去为自己的选择负责。”
换作任何一个普通人,在那样的境况下,也很难找到一个两全其美的答案。
仅凭一部电影,无法改变所有中国式姐姐的困境。
重男轻女的问题延续千年,二胎之痛更是时代烙印。
至少《我的姐姐》做到了把痛苦撕开来,呈现在大众的面前。
它引爆了情绪、关注了现象、聚焦了困境。解决社会问题的第一步,恰恰是让大众看到问题。
《我的姐姐》迈出的这一小步,足够勇敢,值得鼓掌。
不足之处
说完优点,我们再来泼泼冷水,聊聊这部电影的不足之处。电影前半段中,姐姐的困境,充满了某种略显刻意的设计感。
首先姐姐从出生那天开始,就已经陷入原生家庭带来的重重困境。只因为她是女儿,而父母一直想要个儿子。当年为了能生二胎,父母甚至还让姐姐装成瘸子,以获取二胎资格。姐姐穿裙子转圈时别人发现,二胎计划破灭,她遭到父亲的暴打,从此她几乎不穿裙子。
弟弟一直是姐姐心里的一根倒刺,父母手机里的照片,只有和儿子一家三口的合影,没有姐姐。她的高考志愿本来是北京临床医学专业,却被父母偷偷改成了家乡的护理专业,理由是离家近,方便照顾家里。
她计划考研、离家闯荡,考研这个机会,是她人生中唯一的跳板。
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,让一个家庭天翻地覆。父母猝然离世,抚养弟弟的责任突然落到姐姐肩上。
以上的家庭困境,已经足够压得女主角喘不过气来。
然而,姐姐还被安插了她这个年纪的女性,有可能遇到的各式各样的性别困境。姐姐小时候,父母经常缺席,寄宿在姑妈家,被表哥当沙包打,被姑父偷看洗澡。
文章来源:《大家》 网址: http://www.djzzs.cn/zonghexinwen/2021/0412/33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