投稿指南
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,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,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,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。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、删节权。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,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。 一、投稿方式: 1、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。 2、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。 二、稿件著作权: 1、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,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,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。 2、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,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。 3、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、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。 4、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,即不允许一稿多投。 5、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: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、复制、摘编、表演、播放、展览、发行、摄制电影、电视、录像制品、录制录音制品、制作数字化制品、改编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,以及出版、许可其他媒体、网站及单位转载、摘编、播放、录制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、改编、摄制。 6、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。 7、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,未经我方许可,任何网站、媒体、组织不得转载、摘编其作品。

4副趣味多多的戏台对联,雅俗共赏,果然是大家

来源:大家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1-04-25 01:23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戏曲是雅俗共赏的艺术,深受老百姓的喜爱。按照习俗,戏曲演出的戏台前一般都会悬挂对联,或雅或俗,给戏迷观众带去一种趣味。 我是,一个喜欢传统文化的读书人。今天我和大家
戏曲是雅俗共赏的艺术,深受老百姓的喜爱。按照习俗,戏曲演出的戏台前一般都会悬挂对联,或雅或俗,给戏迷观众带去一种趣味。
我是,一个喜欢传统文化的读书人。今天我和大家一起欣赏4副趣味多多的戏台对联,雅俗共赏,果然是大家手笔。对了,喜欢传统文化的朋友,一定要关注我哦。
第1副对联:旧雨尽来游,破些些忙里功夫,休说乡村四月闲人少;浮云俄顷过,看出出空中楼阁,须知世上千官似此多。
这个对联是古代社戏戏台的对联。社戏,社原指土地神或土地庙,所以社戏一般在庙宇、祠堂或野台演出。鲁迅先生曾经写过一篇《社戏》,为我们生动展示了社戏上演时的情景。
这个对联的上联点出了这台戏的演出时间“四月”和地点“乡村”。虽然农村四月是农忙时节,但是为了看戏,乡亲们都抽出时间来看演出。上联是比较通俗的口吻,尤其是“破些些忙里功夫”,很有生活趣味。
下联则是说戏曲中的故事是“空中楼阁”,是虚假的,但是人生如戏,那些高官显贵也许就是戏曲中的“浮云”,别看他现在风光,也许很快就没落了。“眼看他起高楼,眼看他楼塌了”,显然下联更偏向文雅,使得整个对联雅俗结合,相当精妙。
第2副对联:新声谱出扬州慢;明月听来水调歌。
这个对联是清代大才子郑板桥题写扬州戏台的。我们都知道,扬州在明清两代是非常繁华的,尤其是扬州盐商,富甲天下,生活奢靡。但正因为扬州盐商太富了,很多时候都显得太过“暴发户”,太过“土包子”,所以人们又认为古代扬州充满了“铜臭味”。
所以,郑板桥来写扬州戏台的对联,就很需要功力了。一方面,对联要体现戏曲演出与吹拉弹唱各方面的特点,另一方面又要写出扬州的好处,为扬州添一些风雅之气。
我们看郑板桥交出的“作业”,确实相当巧妙,妙得呱呱叫。在文雅的一面,对联中“扬州慢”和“水调歌”都是词牌名,对仗相当工整,像我们比较熟悉的有姜夔的《扬州慢·淮左名都》和苏东坡的《水调歌头·明月几时有》。
虽然是词牌名,对联这里显然指曲牌,借指戏台上演众多精彩纷呈的戏曲。同时,对联中“谱出”和“听来”这两个动词的运用十分巧妙,生动形象,通俗易懂,令读者一下子就感受到戏台上的精彩。
第3副对联:湾有廿三,闹吵吵白叟黄童,赏此乍暖乍寒天气;班名四六,乱纷纷高冠长剑,演出半文半武排场。
这个对联是古代农村“廿三湾”的戏台对联。我们看对联中直接为我们告诉了这一点:“湾有廿三”,另外对联还告诉我们来到这村里演出的戏班叫做 “四六班”。
这种社戏的对联,通常是通俗易懂的。“闹吵吵”与“乱纷纷”这种叠词的运用,增强了对联的通俗味道,也让整个场景变得逼真形象。至于“乍暖乍寒天气”与“半文半武排场”,更多是文人化的意味了。
第4副对联:会真古记性情多,小字低呼,北曲好如南曲;春戏今年重叠做,大家高兴,西村看到东村。
这个对联也是农村戏台的对联。上联文雅,下联通俗,绝配也。上联说的《会真古记》,指的就是《西厢记》。通常来说,《西厢记》属于北杂剧,而南曲指的是昆曲之类的南方戏曲。所以上联说“北曲好如南曲”。
下联则是比较通俗易懂的,也符合农村地区人们看戏的感受。春天的戏曲连台上演,村民们当然很开心,在西村看了几天戏,又可以跑到东村去看戏,乐此不疲,开心无限。所以说,下联是非常生动的。
大家还知道哪些关于戏台的好对联呢?我每天写传统文化类的文章很不容易,也希望大家多多关注我,多多收藏和转发我的文章哦。

文章来源:《大家》 网址: http://www.djzzs.cn/zonghexinwen/2021/0425/490.html



上一篇:鸿蒙系统被大家看衰,安卓终被抛弃,未来手机
下一篇:为什么大家手里都有钱,还要去贷款买车?怎么

大家投稿 | 大家编辑部| 大家版面费 | 大家论文发表 | 大家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19 《大家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