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· 《大家》期刊栏目设置[04/09]
- · 《大家》数据库收录影响[04/09]
- · 《大家》投稿方式[04/09]
- · 大家版面费是多少[04/09]
感念大家吃饱饭,湖南一农民耗尽积蓄自费为袁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封面新闻记者 苏定伟 “一饭一粥当感念袁公之恩” “感谢袁公让我们吃饱饭” 5月22日下午,得到袁隆平去世的消息后,湖南郴州北湖区华塘镇塔水村沉浸在一片哀痛中,村支书曹海鸥
封面新闻记者 苏定伟
“一饭一粥当感念袁公之恩”
“感谢袁公让我们吃饱饭”
5月22日下午,得到袁隆平去世的消息后,湖南郴州北湖区华塘镇塔水村沉浸在一片哀痛中,村支书曹海鸥带领村民来到村里的“稻仙园”,在袁隆平雕像两侧挂起黑底白字的挽联。
这个距离郴州还有15公里的塔水村为什么有一座袁隆平的雕像,背后的故事让侧目,一位村民感念袁先生让大家吃饱饭,自费为袁隆平塑起这座雕像。
悼念袁隆平
乡风文明稻香村,45年前开始种植植杂交稻
刚过小满,正是栽秧时节,塔水村一片碧绿,这是位于湖南郴州、桂阳两大城区的交界处的一个古老村落。塔水村位于郴州市中心城区西南方,利用自己的区位优势和特色古建筑,迅速走上致富路,规划成"青山绿水、田园风光、都市新村"的湘南风情小村镇,成为省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、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。土地平整肥沃、马路宽敝整洁、民房靓丽新潮。在村里那棵有着950年历史的老柏树下,古民居散发出了更持久的生命力。
然而,塔水村曾经穷得叮当响,吃不饱饭。村民一直过着“野菜野果当杂粮,红薯要当半年粮”的日子。到了1975年,塔水村开始种植杂交稻,从此告别了饥荒的日子。过了几年,从大集体一变而为大包干,又加之袁隆平一直在不断推高杂交水稻产量,粮食亩产一次又一次飞跃,农家人日子越过越红火。如今,村里全种上袁隆平大力推广的杂交稻,全年种植面积2600多亩,自给自足不说,还远销附近州县。
互称”先生“,村民富裕后写信感念袁隆平
村民曹宏球生于1960年,正赶上三年自然灾害,伴随着曹宏球童年记忆的,便是缺粮、饥饿和营养不良。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,曹宏球在自家的水田里种上了杂交水稻,发家致富了。他在1995年过春节的时候,特意在自己家的门口贴上了一幅对联:发家致富靠邓小平,粮食丰收靠袁隆平。横批是:盛世太平。
曹宏球一心想着怎么报答心中的“米菩萨”,1996年,他给袁隆平写了一封信,说出了一个农民心中最朴素的话语。
《大家》 网址: http://www.djzzs.cn/zonghexinwen/2021/0620/874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