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· 《大家》期刊栏目设置[04/09]
- · 《大家》数据库收录影响[04/09]
- · 《大家》投稿方式[04/09]
- · 大家版面费是多少[04/09]
大家对学校家长群里的马屁精家长有什么看法?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作为一个在教学第一线工作多年的“老”教师,聊一下家长群(班级群)里的马屁精家长。家长群实际是个真实社会的缩影,里面尽管只有家长和老师,但是也能反映出人的形形色色和
作为一个在教学第一线工作多年的“老”教师,聊一下家长群(班级群)里的马屁精家长。家长群实际是个真实社会的缩影,里面尽管只有家长和老师,但是也能反映出人的形形色色和形形色色的人。老师在群内发布一些信息,家长们在群里看到之后回复了,并且肯定赞扬了老师的工作,不过我认为这个和马屁精还是有很多的差距吧。题主用词似乎有些不恰当。
很多家长是出于礼义回复滴
很多的家长比较在意孩子的学习,尤其是孩子在学校的群,总是置顶的。生怕错过什么信息,所以比较看到群内老师布置了什么作业,发布了什么信息,第一时间就回复收到,知道了,老师辛苦了之类的话。其实不是说是炫耀什么,不是拍老师马屁,而是反馈一下我知道这个通知了,我看到这个信息了。
如果觉得群内刷屏不好可以和老师沟通群规
如果觉得群内这样的回复刷屏不好,那么我的做法通常是和老师私下沟通,第一时间和老师说,公布信息、通知或者是作业的时候,请他们家长不要刷屏,不然会覆盖上面的信息,这样对于后面的家长来讲也是不方便的。一般老师都是会听取这个意见的,如果有什么不懂的地方,让他们第一时间和老师沟通,不要再群里刷屏,比较每个人对于群的容忍度不同。
我觉得在一个群内管好自己最重要
我也是一名家长,也在孩子的各种群内,也见识过很多奇葩的家长,每次老师说个什么都会第一时间跳出来,老师怎么怎样她都有问题,我作为家长我觉得我管理好我自己就好了,没有必要再群里和其他家长起冲突,觉得这个不好那个不好,每个人有每个人办事的风格和方式,如果可以接受就接受,接受不了管好自己的就可以了。
有的家长只是为了让老师知道收到信息了,想法很单纯
现在微信群基本上变成老师布置作业的一个主要平台了,除了课堂上留作业给孩子们,通常都会在微信群再发布一次,让家长知道有哪些作业,记得督促孩子完成学习任务,此外,经常会在微信群发一些对家长和孩子的任务要求。这种情况下,家长势必随时关注微信群的动态,在老师发出通知后,很多人都是习惯性的回复“收到”、“老师辛苦了”、“谢谢老师”之类的话语,一来让老师知道家长已经收到信息,二来也是礼貌之举,换个角度来看,如果我是老师,发了信息之后没有哪个家长回应,那家长们是看到了呢?还是没看到啊?纠结!
大多数家长只是跟风而已
这种习惯性的回复,一两个人回复还好,全班几十个孩子的家长,往往能够让你刷出十几屏的信息出来,但是很多时候,你看到其他家长都在回这个信息,对你来说就是举手之劳,复制、粘贴、发送,三个动作一气呵成,也不会显得你冷落怠慢了老师,至于是否对别的家长造成了阅读影响,那再说吧,反正我已经看到该看的信息了。
少量的家长,会有谄媚、拍马屁的嫌疑
这种就不多说了,微信群里各种“老师要多注意休息啊”、“老师要注意身体啊”、“天气凉了,老师要保重啊”,一般我们都会有两个微信群,一个有老师,一个只有家长,一到教师节、没学期开学结束的时候,总有个别家长会跳出来,提出各种建议,比如动用班费给老师送礼物,请老师吃饭,送鲜花等等。
当然,我是女儿班级家委会的成员,每个学年基本上都会请科任老师一起聚个餐,但是这个事情,从来不在班级群里面说,费用则是由家委会的几个家长一起自掏腰包AA,对于在家长群跳出来的那个别家长,呵呵,无视了。
垃圾信息太多,确实影响家长和老师的沟通效率
很多家长往往由于白天工作繁忙,来不及看家长群的通知,有时候等到有时间来看一下信息的时候,几百条未读信息能够让人产生头皮发麻的感觉,但是你又不能不看,只能一屏一屏的刷下来,以免错过了老师的重要通知。
改进信息反馈的机制,有助于提高沟通效率
我们现在对于老师的主要通知,如果需要家长确保知悉的,一般都采用接龙的方式,接龙的内容前面是通知的内容,后面则是每个孩子的家长按序号接龙,加上自己孩子的名字再发到群里,这样的话,每个家长都能及时地看到通知内容,老师也能准确的了解到是不是所有的家长都收到了通知,目前来看,这种方式是比较稳妥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