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· 《大家》期刊栏目设置[04/09]
- · 《大家》数据库收录影响[04/09]
- · 《大家》投稿方式[04/09]
- · 大家版面费是多少[04/09]
现役球员:欠薪的中超球队超过一半,大家都是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虎扑10月19日讯?目前国足正在苏州赛区的隔离区域内进行封闭训练,《中国青年报》表示国足面对阿曼的“生死大战”亦可被视作中国足球的“生死大战”。 按照中国足球自身特有的运
虎扑10月19日讯?目前国足正在苏州赛区的隔离区域内进行封闭训练,《中国青年报》表示国足面对阿曼的“生死大战”亦可被视作中国足球的“生死大战”。
按照中国足球自身特有的运行逻辑,国字号球队成绩几乎可以决定联赛发展的前景。而作为中国职业(专业)足球的基本建筑,职业联赛本赛季“冷淡收场”、新赛季“无所适从”的可能性正在逐步增加。以影响面最广的中超联赛为例,自8月中旬4场补赛结束,中超联赛已经长达60天没有出现在球迷视线当中——而这样“两不相见”的日子还将至少持续30天。
一个权威性和话语权都不足以保持“稳定状态”的联赛,自然很难获得赞助商及球迷的青睐,更何况联赛参与主体“家家有本难念的经”,一位现役球员告诉记者:“不欠薪的(中超)俱乐部据我所知不到半数,欠薪的最少也是欠1个季度了,大家现在都是硬着头皮在踢,真不知道还能踢多久。国家队赢了还好,能刺激一下,要是输了,马上就会有接着退出(职业联赛)的,是真的活不下去了。”
据了解,比“中性名称”更难实现的“股权多元化”难倒了大批职业俱乐部——而根据多家俱乐部最近一段时间的反映,如今联赛政策决策层要求各俱乐部按照“433”的比例和当地行政管理部门及体育行政管理部门签订持股协议,某俱乐部工作人员这样向记者解释:“意思就是说政府指定的省(市)直属企业和所在地体育局要各占俱乐部30%的股份,投资方有40%的股份,这实在让我们无法理解和无法接受,因为联赛可以有公益性质,这没有问题,但如果这个联赛没有商业价值,那我们投资方为什么还要每年真金白银投入好几个亿?那干脆倒退30年回到专业体制算了,各省体育局自己用财政拨款养队打全国锦标赛,不用担心风险。”
《中国青年报》认为,这样的政策确实令人感到困惑:1994年开始的甲A联赛,2004年开始的中超联赛,至少在形式上和结构上向足球发达国家运营的职业联赛进行靠拢,如果时至今日行政管理部门还要占据职业俱乐部高达60%的股份,中国足球的“职业化”概念将无从谈起。俱乐部投资方“股份制改革”的难度远远超出足球范畴,联赛决策层“退回专业体制”的想法更像是“雪上加霜”。
职业联赛“生死攸关”不算危言耸听,此时要强行凑数完成“新赛季职业联赛扩军”的目标只会带来更多无法解决之难题——所以中国足球的“生死大战”,显然不止一场比赛那么简单。
文章来源:《大家》 网址: http://www.djzzs.cn/zonghexinwen/2021/1019/1338.html